培训总结-英国达德利学院培训见闻与心得

发布时间:2015-03-20浏览量:2360

英国达德利学院培训见闻与心得

金之辉

充实的日子过起来总是特别的快,十天的英国之旅在匆匆中结束了它的步伐,留给我们的是那份还没来得及沉淀下来的记忆,新颖别致的异域文化、目不暇接的学习内容,如今,都已成了习惯睁眼看见却已倏然难以捕捉的东西。只有趁这颗砰然的心尚未平寂之际,写下点什么,好让思考更进一步,也给他日留下点足以回想与感受的情丝。

记忆从踏上离开故乡的那一刻起,尚未从专业建设的工作中抽出身来,飞机就一下子扎上了云端。看着3D地图拉出的航行轨迹,为平生第一次的时差之旅难以平静。十三个小时的飞行之后,我们降落在伦敦希思罗机场,第一个记忆就是海关通道里那些满是英文的壁画,从这里开始,我们将在十天的时间里很难看到熟悉的母语,十多年很少用到的语言将取代它的位置,而这也总有点要跳出脑海的冲动,但这个冲动在过关口时就被给了个下马威,“to visit the Dudley College”,还好,海关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太为难我们。走过关口,英方达德利学院的人已在等候我们,同行的还有位爱笑的翻译,一杯温馨的热咖啡后,我们就乘上了学院派来开往伯明翰(学院所在地)的客车。路上,学院的人向我们介绍了接下来几天的学习计划,而带着满身疲倦的我们,却尽管有着不同程度的兴奋,也都一个接一个地进入了异国的第一个梦乡。到了酒店,吃了晚餐,都觉得虽然没有那么奢华,味道,却也还是不错的。

第二天上午,我们从尚未调整好时差的睡梦中醒来,看着窗外欧派的街景,空气中,似乎有点清香。带着西方的礼节吃完简单的早餐,学院的人已在大厅等候我们,到了出发的时间,他把我们迎上座位后才坐上驾驶室,“Lady first”,而这,同样将成为一种习惯。一路上的街景让人新奇,一派英格兰小镇的景象,街道并不宽阔,平路很少,车却一辆接着一辆,不挤也不乱,十字街头,车有着等行人先走的习惯。很快,车就到了达德利学院,看着迎接的标语,迎着“您先”的礼节,我们来到了日后将进行学习的会议室,围坐在两张桌子旁,学院的劳尔院长向我们致欢迎词并做了学院简介。一会儿后,我校陈校长和劳尔院长互致问候,在友好协议上签字,正式搭建了合作办学的桥梁。两校的教师分别用英语做了自我介绍,幽默的丁、和善的戴安娜、帅气的大卫都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这之后,我们参观了达德利学院的教学环境。在这里,专业是按照“工作项目”设置的,例如围绕一出舞台剧,有学表演的、音乐处理的、服装设计的、舞台机械的、计算机辅助的,大家都在构建这个项目的一个部分。为满足行业的需要,实训室的建设标准很高,据说能满足学生在几年时间里做出一个行业最高标准的作品。实训楼的利用率很高,学生紧致又错落地坐在教室里、大厅里、走道上,随处可见这里一个激烈辩论的会议室、那里一个挥汗如雨的健身房。即便学生操作的计算机是摆在走道上,他们也不被路过的人干扰,都忘情于自己的工作中,而这走道实际上也是与其他场所紧密相连的实训基地的一部分。氛围张弛有度,既因学习的忙碌而紧张,又因舒适的场景、座椅以及相对宽松的管理而休闲,学生可能拿着一杯热茶,翻看书籍、讨论、或忙着整理物品,这样,忙碌中又透出了一份浪漫,重要的是,没有一个学生无所事事,参与学习或积极自学是一种常态。大楼里还有几间供成年学生参与创业的工作室,在这里学院充分创造条件,让学习与工作更加浑然一体。中午,我们在学校的食堂吃了饭,这食堂正是学院餐饮系学生的实训室,负责各项工作的学生将一份可口的午餐做好送到你的面前,充满成就感。下午,我们又参观了学院的机械专业,它构建在一个从建筑到设备到坐席都充满了设计思想的基地之上,学生可以用非常先进的工具做出非常美妙的作品。这里的参观给我们留下了几点印象:对社会需求的高度满足、围绕“工作项目”的专业设置、高标准与充满想法设计的实训基地、学生积极参与并充满成就感的主动学习。

第二天是周六,天清气爽,正值学院放假,我们在当地向导的引领下,奔赴反映伯明翰地区工业革命时期生活的黑城博物馆进行参观,这是一次更好地了解英国当地文化、对英国社会和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进行更深入了解的机会。车行路上,随处更见的是英国城镇的风光。在博物馆,我们看到了旧时英国的住宅、作坊和学校。这里很像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镇,在简单的生活中,学校教育在萌芽,社会需求在产生、在满足,衣食住行在不那么发达的经济条件下构造出质朴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追求到极致,而这,将成为我们对英国的基本印象。

周一,工作坊培训的生活正式拉开帷幕,前几日的相对轻松将被一种紧张与充实取代。在为期四天的培训中,我们将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对“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领导力与管理)”这一主题展开学习与交流。这一主题将涉及学校工作从微观到宏观的多个层面,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是求同与存异的交融。在学习交流过程中我们将从聆听、讨论、观察等几个角度进一步地了解英国的学校机制,而最重要的,便是要产生自己的思考。

第一天的学习主题是有效教学,内容包括对有效教学的评估和对人员表现的提升。我们一行被自然地分成两个小组,小组间的讨论、交流、总结与汇报对问题的想法将是这几天里常见的学习方式。首先,我们得到了一些观点和问题,对“什么是有效的教学”进行了思考,一致的观点是,在有效教学中,学生应该有效地参与学习,在学习中得到知识、技能、方法以及包括快乐、存在感在内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回想第一天看到的学习场景,学生不仅对学习有很高的参与度,不少学习情境诸如讨论等都是主动构造的,应该说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而在像工作室创业的一些情境创造上学院提供的条件也是让人敬佩的。接下来,我们观察了一个教学案例,按照给出的量表试着对它进行评估,因为所见的只是教学实录的一部分,我们中的一些人在评估结论上出现了分歧,但不管我们如何表达不同的意见,培训者总是给予肯定和鼓励,而事实上不管评估结论如何,大家肯定的方向是一致的。中午的休息时间很短暂,没有正式的午餐,能享受到的是一份温馨的茶点。下午,我们继续了对有效教学的讨论,按照这里的办法,把教育行为分为优秀、良好、待提高、不合格四个等级,我们观察了一些准备好的纸条,按上面的描述对它们进行分级,这些描述中,优秀的行为具有的特点是能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用有效的意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取得好于预期的进步。接着,我们到戴安娜所在的英语学部观摩了几节课,教室里,来自各个国家的学生同样分成小组,在完成读报、读价目表等一些生活中的事情,大家有序地交流,表达自己的收获。两个特征同样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一仍是几天来一直看到的学生对学习的主动参与,他们围绕学习的任务,可以翻书、查字典、讨论,但都很积极,第二就是学习内容的生活化,几个教室里不同的内容都是从生活的所需出发,而尽管只听了短短几分钟的课,我们除了对课程的思考外,在应用层面同样能够有收获。老师很会鼓励学生,这样的课给人的再一个感觉就是不累,这时突然有人意识到,在接近一天的时间里,我们还没有听到上下课的铃声,可能,学生都能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自我构建吧。这之后,我们又和几个中国来的学生进行了交流,大致了解了生活、学习方面的一些情况。第一天的培训就这样走近尾声。

第二天的学习主题是职业教育中的领导力和管理。从这一天开始,我们会发现培训的很多内容牵涉了较深的学校管理问题,对于中国的一线教师来说比较难懂,但培训方的几个举措有效地改善了可能由此带来的疲倦。首先,培训者从人本角度出发,指出领导力是关于“人”的问题,有每个人的本质属性,与他从事怎样的工作无关,由此设置的问题与情境容易让人产生代入感并进而追问自己的内心;其次,培训者善于用问题与小游戏设置自主学习的情境,而无论学习者对随时提出的问题给出怎样的回答,他们都给予肯定与鼓励;再次,培训者交错设置了培训与休息的时间,而他们又能很热心地按学习者的口味调节午茶的种类,显示出服务的真诚;最后,每天的学习中也都被安排了参观学院学生学习情境的环节,既让理论联系实际,也开拓了我们的眼界,放松了我们的精神。

在这一天的学习中,我们首先思考了何为职业教育的核心产品(技能和知识的开发)以及这一产品的制造过程(教学),并基于可见性与标准化的坐标系对职业教育的课程进行了定位,导出了职业教育的主要挑战——对员工的领导与管理。培训者指出领导力与管理的不同,讲述了S1S4的四种领导形态,它们是告知式、推销式、参与式与授权式,并针对能力与心理都不同的四种员工M1(极不成熟)到M4(极成熟),举了一些例子,说明了领导与员工的合理对应。接下来,在培训者的引领下,我们重点学习、讨论了六种领导力的风格,在讲解这些风格的基本信息时,培训者丰富的肢体语言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诸如亲和型的“我们是一家人”以及领跑型的“现在,找我做的做”。培训者让我们思考几个问题,这些类型的领导力在什么时候适合、什么时候不适合以及潜在的自己是哪种领导力类型。这激发了较长时间的思考,讨论的气氛也比较热烈,这加深了我们对不同工作情境下领导力作用的思考,也懂得了如何在一种情境中将团队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把事情做得更好。最后,我们初步了解了达德利学院的员工激励机制。在这之后,我们去了学院的体育系,获得了一些情境式体验,还与学院的朋友打了球,进行了一些体育运动的友好交流。

第三天的培训是首先是进一步学习学院的绩效方法和激励机制。达德利学院的关键任务的管理者会根据其职能范围,为其每位员工制定在原有基础上发展的新任务,通过各种手段帮助员工改善工作并迎接考核,完成任务的员工会得到一些包括成就感、认可和晋升机会等一些激励因素。这不仅帮助员工发现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也给了他们改进的具体办法,便于促进团队的整体提升。在提升内容上,培训者举出了学院推行中的关于“黑板系统”的重要案例,学院要求每门课程的团队熟练掌握“黑板”,将其作为该团队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我们也对这个系统的搭建、使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学习。如果团队建设得当,该系统将为学习者提供完备的学习平台与丰富的学习资源,方便其学习过程与学习评价,因此学院将对教师有没有建设与使用好这个系统进行观测。而对我们来说,这个系统也是教学模式改革中值得学习的东西。下午,我们学习了使命宣言,培训者以爱丽丝梦游奇境展开对愿景的讨论,给出几个使命宣言的例子进行分析,引导我们思考职业学校应该建立的使命宣言,其后,我们进一步讨论了完成使命宣言的战略计划与由此细化出的行动和绩效指标。我们看到,达德利学院非常重视在愿景引导下发挥领导力的作用,将整个学院作为一个完整并有组织性的团队进行建设,团队中的每个人不仅有自己的责任也有努力的途径,最后整个团队都在有计划地向着目标前进,这种办学思想有一定的企业特点,折射出英国人的务实精神。

同日,我们还参观了学院负责学生就业的部门和一个专门负责对学习上有障碍的学生提供教育的系科。在前者,我们了解了英国职业教育学生的就业机制,该部门负责对社会需求进行调研,根据需要反馈给教育部门完善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或专门对某一类人才进行特定的教育,再负责将形成的人才送到相关的需求岗位。在后者,我们再次被英国职业教育中“项目”式的专业设置折服,一些学习上有障碍的学生,不仅可以完成印刷、工艺品制作等较简单的工作,一些学习“项目”甚至是在我国教育中很少关注的“生活项目”,在一个类似家庭的学习场景中,一些学生在学习家务,而这栋建筑后的一小块地方,还有他们种的实验田,这些学生可能不能进行很难的学习,但他们至少懂得自食其力,每个人看上去都很快乐。学院在家庭式教室里设置的一个高科技的安静室又让我们体会到了他们对学生的关爱。

很快地进入了培训的第四天,结束今天的学习后,我们就将和达德利美丽的校园说再见。培训内容是管理和实施变革,学院的劳尔院长亲自为我们讲课。我们思考了“变革”的内涵,结论是这是一种首先作用于人的结构性变化。接着,我们讨论了现行的教育和学校机制中需要变革的地方,劳尔院长也给出了他们的答案,我们看到,像达德利这样在很多方面都能让我们感到教育先进性的地方,需要变革的地方仍然很多,比如他们反而觉得自身的基础教育是薄弱的,更多的,则是需要员工全体努力改进的像设备使用、课程开发、资源建设等。我们学习并基于变革的两个模型,理解了变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黑板”这个案例再次被提及,以其评价制度的变革佐证了变革的实施。休息间隙,我们参观了学院动物科学系的教室,这里有些很萌的小动物,学生们学习对他们进行护理,教室里放置的规范同样很严格,折射出这里的制度化,学生看似自由的学习状态并不是随便的。我们回到培训工作坊后,进一步对培训的成功与失败进行了讨论与思考,看到了学院的做法,思考了几个案例。

当天晚上,达德利之旅已进入结束的倒计时,告别晚宴上,大家都依依不舍,中英双方的朋友都诚挚地希望对方到自己的土地上再次相聚。在这个晚宴上,双方的校长进行了亲切深入的交流,就以后可能实施的合作形式展开了非常积极的讨论。第二天一早,我们从伯明翰沿着宽阔的高速公路驱车伦敦,一路上,天很低、很蓝,大家思绪万千,在伦敦做了短暂而难忘的停留后,我们踏上了回国的班机。阔别十日,向着我们学校建设的前途再次进发。

英国达德利的培训给我们留下了几点感受:一、学院的接待很真诚、很热心,对待培训的态度很认真,也珍惜交流的机会,期待国际的合作;二、学院精心规划了培训主题、组织了培训内容,授课团队的层次很高,教案的编制、问题的设计认真有效;三、在正式的培训主题之外,学院的办学内容,包括社会服务、专业设置、教学模式、环境建设等都有值得我们学习或思考的地方,具体说来,在目前我们的国示范建设中强化了社会需求对课程的影响,但课程仍是放在专业里面,没有做到像达德利这样项目先导而突破专业界限,教学上的小组教学、情境教学、鼓励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同样给人启发,这都与环境建设相得益彰;四、培训内容折射出学院的进步意识很强,而这又是建立在很强的团队建设上,他们分工明确,善于发现每个环节上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改进;五、正是因为有真很强的进取意识与认真的做事态度,他们可以在一个一般的水准上把很多事情做到极致。

在最后一天,乘着大巴驶出伯明翰,驶向伦敦,在伦敦逗留半日后踏上飞机经过又一次时差之旅回到国内的旅途上,我始终在思考一个被周围的街道、建筑不断折射出来的问题: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怎样作用下,社会以及当中像职业教育这样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像我们理想的那样不断向前?